如果有一天,我不做NLP了,那会是因为什么原因?离开,总是因为一些什么。

(1)做移动互联网产品还是人工智能产品?

O2O巅峰时,群魔乱舞,盛世狂欢。O2O落幕后,一地鸡毛。所谓,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O2O解决的是线上线下打通的问题,本质上是利用了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方式。对商家而言,扩散了信息传播的能力,对用户而言,扩大了信息获取的能力。

O2O时代,我们聊什么?聊规模化,聊ToC,不聊技术。我有一个改变世界的想法,只需要一个网页端码农,一个IOS码农,一个Android码农就可以了。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技术激发了想象力。计算机可以识别图片中有没有猫了,计算机可以自己写文章了,计算机可以和人直接对话了,计算机可以打败人类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不热闹。

于是,一家又一家的人工智能公司在国内国外成立了。

到了人工智能时代,来自上一个时代的O2O产品经理依然希望规模化,希望ToC,那么主要矛盾就来了。

NLP提供的原子能力天然不适合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对外服务。为了最大化NLP的原子能力,需要嵌入到一个基本盘中。比如搜索,广告和推荐就是理想的基本盘,NLP可以作为一个环节的解决方案出现。作为对比,CV的原子能力可以单独包装成一个产品对外服务,如人脸识别,安防等。作为独立的NLP创业公司,缺乏基本盘,就缺乏一些想象力,“没活儿干”就是一种现象。

数据驱动型的算法是难以规模化的主要原因。对于感知型算法而言,情况尚好。对于认知型算法,以NLP算法为例,简直是一种灾难。用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数据是多样化的,自然语言本身是多样化的。因此,业界已经基本形成一个结论,要做垂直受限领域的NLP问题,比如法律,金融,电商,汽车等。这也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人工智能要ToB,而不是ToC,因为B端提供了基本盘,同时是垂直受限领域。

算法迭代预期天然低于O2O迭代的预期。迭代包含两个评价维度,分别是速度和质量。一个需求微小的变化,需要重新收集,标注数据,训练模型,评测和上线,一般周期长于修掉一个日常Bug。由于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算法模型追求泛化能力,追求用统计的方式看待模型指标。这会引发两个方面的矛盾:第一是模型指标的提升不一定会带来业务指标的提升。第二是用统计的方式看待问题还是单个例子的方式看待问题。“模型指标提升了20%个百分点,为什么这两个输入还是误报?”就反映了该问题。

综上,优秀的产品经理是难得的,优秀的人工智能产品经理更是难得。需要对人工智能产品的迭代和闭环有清晰的认识,明白产品优化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2)算法模型的发展是非线性的。

第一个问题讨论的是需求侧的问题,也就是落地场景的问题。这个问题讨论供给侧的问题,也就是算法能力。对于一个非成熟的技术,发展轨迹长期看是线性的,但是短期看是非线性的,短期的周期可以用十年为单位,所以长期的单位大概不是所有公司所能够承受的。

BERT的出现,让自然语言理解的模型能力爆发式增长,因此增加了落地可能性。BLEU的定义,促进了机器翻译的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序列到序列框架的出现使得能够做很多自然语言生成的任务,比如翻译,摘要,改写等。早期的Word2Vec,多任务等带来的NLP里程碑式的发展,但是这种里程碑,在漫长的NLP发展历史中,屈指可数。这里想表明的一个观点是:堆时间是算法模型发展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当然,这里并非否定增量式创新的工作,这是量的积累。质的突破,可遇不可求。“再给我两年时间,我能够提升50%的指标。”,你确定吗?

人工智能产品是强技术依赖的,问题或场景能够促进算法的发展,但是没有过硬的技术,妄图通过设计的方式弥补技术短板,势必会不太容易。

综上,算法是人工智能产品发展的硬实力。先不要把锅甩到缺乏独立且可以规模化的场景上,提升算法的能力,降低算法迭代的不确定性,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很多产品上的问题,多是算法不行带来的。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算法的能力增长不是线性的,不能因为算法不行,产品就不做了。不行还得上,那不得吵架吗?

(3)护城河在哪里?

理想中,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算法,算法是护城河。但是回到现实,能把算法作为护城河的产品实在凤毛麟角。

在NLP研究中,也存在贫富差距。比如比较牛的组,一直牛。当然,对牛的评价指标多是ACL,EMNLP等顶会量。至于顶会作为牛的评价指标是否合适,不是这里的重点。

想像一下,论文的流水线式作业。实验室有积累的标准数据集,经过多代人沉淀的基础代码,实验室负责人思考多年的要去解决的问题,实验室成员积累的想法,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等都是一套成熟且标准的生产线。一个新人上工了,从想法列表上找一个感兴趣的想法,写对应的实现,剩下的大部分工作前人已经做好,就可以进入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了。更细粒度的分工是,高年级同学要论文毕业负责统筹写作,低年级同学分工做实验,写实验部分的文章,画图作表,最后负责人做产品的质量检查。能不高产吗?

贫富差距的一个结果是,最牛的算法都是来自牛组,最牛的算法你能看到,我也能看到,你能实现,我也能实现,怎么作为护城河?

以业界围绕NLP创业做的最多的一种产品聊天机器人为例。产品交互范式同质,技术实现同质,异质性来自业务场景,无非是你做法律,我做金融。一旦一个事物被标准化,剩下的就可以批量生产了。

综上,和(2)中讨论的问题对立。算法理应成为护城河,但是现实的诸多因素决定算法恰恰不是。用合适的算法,解决一个合适的问题,从而能够产生一定的生产力的提升,是我认为的护城河。简而言之,护城河是一种系统能力,单纯的说算法或者场景作为护城河都不是很合适。

(4)算法大佬在哪里?

有一个不严格的一个结论,O2O培养了大批的产品经理,做APP,做网页。人工智能的浪潮将催生大批的算法工程师。这批算法工程师中,多数以深度学习作为核心技能栈。深度学习的更新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从每天的NLP领域的arXiv更新论文可见一斑。因此,一个正在蓬勃快速发展的领域可以沉淀的内容自然不是很多,自然尚未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论。所谓方法论,是能够指导实践的。事实中,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业界落地中,毫无疑问,这是实验驱动的。

解决一个问题,我有五种建模方式,我能够说出五种建模方式的优缺点,那又有什么用?多数情况的实践,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保证这种建模是最优且能确定性的解决问题。较大的试错空间,巨大的不确定性限制了对结果的高预期。这种情况,将高度依赖经验,谁踩的坑多,谁的方案有更大的胜算。失败的结果是可以被解释的,成功的结果依然可以被解释,奇怪吗?

针对一个具体问题,给出确定性高的最优解,就是理想中算法大佬的样子。最优解不意味着酷炫复杂的模型,而且恰到好处,多一分太甜,少一分太苦。算法大佬对结果负责,最终的产出是一套解决问题的完整方案(系统的思路)。

(5)需要解决的问题,未完,待续。

站在产品角度,NLP的场景挖掘是一个值得长久思考的问题,业务模式的创新是一种成本较低,收效快的方式,目前的NLP落地场景还不能令人满意,包括CV的落地场景(在两个比较差的赛道中选谁最好,没意思)。这是顶层驱动力,可以倒逼技术发展。

通用NLP的原子能力还有待发掘,能够先用好手上的工具,能力最大化尚且不易。其次需要考虑边界能力,包含推理,常识,少样本/零样本,开放域等。这些问题的确重要,但是核心NLP能力尚未最大化。

总结一下,需要商业和技术的协同发展,没有先后。

(6)确定要分手吗?

可以起的早,但是可以跑跑步,吸吸氧,不要着急赶集。场景发现能够快速的做出好的产品,技术细节的创新突破能够带来超乎想象的价值,不要低估一两个百分点的提升引起的体验变化,这是生产力的进一步挖掘,生产效率的提升。

自然语言的问题不重要吗?作为交流的媒介,高等智慧的低维表达,太重要了。NLP不重要吗?对语言的建模是语言干预的工具,是老三套搜索/广告/推荐的重要环节。NLP创业要凉吗?未必。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期待结果的到来是时间问题。

“阿瑟·克拉克在这里长眠。他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蒸汽机,电力和互联网的发明,每一次均是源自人类对价值和能力的无限渴望。把人工智能当做一类新物种,相信它从未长大,但是它正在努力生长。

距离2020年5月21日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一束玫瑰两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