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原则》读后感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研究生入学考试需要考毛概,自己和身边的很多同学都感慨过到了考研的时候才知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哲学等的博大精深之处,然而当年的毛概课,大家都翘了。直到最近,在知乎看到一个专栏《毛选中的商业方法论》,关注度非常高,将毛选中的一些思想和观点映射到当今的商业活动中,同样非常有趣。
在年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有一种直觉,书名《原则》,如果我来选,应该就是实事求是,虽然作者是个老外吧。读完之后,我想自己的直觉是正确的。
自己的Github签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Seek Truth From Facts”,自己也是实事求是思想的受益者,或许,受益的不只是我一个人吧。
戏谑地说一句,回顾近年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党的思想路线是否正好切中?
公司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在这本书中,RD用“机器”来描述公司的管理机制,“机器”也是生产关系的具化。
RD提出的一个关键的概念是“创意择优”,认为“不管在什么情形下,基于创意择优的决策几乎都是要好于传统的独裁或民主决策”。创意择优在执行上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坦诚自己的想法,让大家来讨论;第二,理性的表达分歧,以便大家进行高质量的辩论;创意择优来处理所有不同意见,例如可信度加权决策。
这么看来,似乎创意择优就是开会时需要秉承的原则,个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围绕这个概念,作者做了很多细节上的观点表达。
在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RD将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写入公司的价值观,通过公司内部的“棒球卡”制度,将每个人的性格,优缺点直观的暴露给团队中的每个人。虽然在意见处理阶段,使用可信度加权机制,但是仍然有一些不可跨越的红线。
围绕创意择优,个人觉得实施的关键在于真实透明的观点表达,高质量的成员意见和讨论结论的落实。在桥水内部,“机器”化的运作,高度的自动化和职位的高可替代性,使得落实应该不会成为一个大问题,所以,相比下来,真实的观点表达,来自人的深度思考可能更加的重要。
当然,上述观点如果能够形成一种文化,必然能够产生很大的积极力量。在团队很小的时候,很多时候,可以形成这种好的制度,但是当团队大的时候,保证创意择优的执行则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知道桥水内部是否真正的创意择优。
“让某人承担责任时,要确保他们权责相配,后果自负,这是做好管理的根本。”,回顾我们做的计算机视觉研讨班,在二期工作展开的时候,每个人负责一个任务,例如检测,分割,追踪,模型压缩和加速等,并且强调,在任务范围内,对报告内容,报告时间,实验结果等具有充分的自主规划权,但是做的不好,在研讨班上被当面指出缺点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在说缺点的时候,多数情况下都是会列出一,二,三等等这种。虽然这样,在大多数情况下,研讨班收获了质量很高的报告安排,当然,在这里,能够体现出透明的执行。有问题,会直接打断报告提出问题;Slides细节处理不到位,结束后会当面指出。
在确保一个组织或者机构良性运行的时候,自己一直有个观点,就是这个组织必须有个共同认同的东西。可以是一种价值观,比如桥水定义了一个听起来很不错的公司价值观;可以是一种具体的预期收益等。大家相信这个东西,认同这个东西,也愿意为了这个东西做一些实际的事情,比如可以接受透明的错误指出,观点的不一致,额外工作时间的付出等。
在这个共同认同的东西的前提下,组织会自我进化,自我改良,从而发现一种真正对自己和组织良性发展的机制。比如报告时的直接打断,虽然很多时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但是从报告者和听着双方来说,显然直接打断是一种更好的方式,所以研讨班也在一直贯彻这种行为,但是同时,对打断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假设多数情况下,报告者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所分享内容会足够熟悉,不会被打断行为所影响。
作为研讨班的组织者,之前虽然没看这本书,也基本做到了订立目标,规划成果和组织实施的负责人要求。研讨班一期,二期及其马上要进入讨论议程的三期,都会有明确的目标和产出要求,实际上,“产出”也是研讨班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一切围绕“产出”指定行动计划,我想放在任何一种场景下都应该没错。
右脑行为者,可能更在意过程,不问产出。研讨班是左脑驱动,必须沿着理性,线性的道路去走,保证产出。围绕科研和技术的问题,个人认为更应该如此。
针对生活原则和工作原则,RD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比如做一些”反人性“的事情,抵制”潜意识“行为;更好的会议组织原则等。
但是RD给出了一些红线,比如不能因为忠诚于个人而阻碍追求事实和整个机构的利益;价值观层面的东西可能才更加重要;比做什么事更重要的是找对做事的人;优秀的领导一般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在设计组织结构时,要围绕目标而不是围绕任务;
更具体的,不要替别的部门的人完成工作,也不要从其他部门抽人为你工作,除非你征得该部门管理者的同意等。
更残酷的,要确保公司里没有任何人比体系更强大,也没有任何人重要到不可替代。即使在创意择优下,靠观点胜出也不是分派责任和权力的唯一决定因素(桥水还是RD的,不是你们的?)。
其实读完这本书,收获也不是很大,但是启发还是有的。从不同的地方,能够听到一些好的或者坏的声音,从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公司实习中,能够看到并且思考一些东西。这本书从创始人角度审视这些原则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很多做法可能都是大家所期待的,但是在实际运行中总会掺杂一些人性的因素,并非所有动机都是单纯的,都是为了把工作做好。就像公司在建立“机器”时,就考虑到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这个事情很难在对错之间界定。
真正难能可贵的是,桥水是真的在贯彻落实这些原则? 一个实事求是的公司,人与人之间透明的公司,不会很差。
研讨班在从成立之初开始就在践行着一些我们认为最有价值的观点,也收获了一些实质性的产出。很多做法和《原则》中所倡导的一致,这是我们的幸运,也是RD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