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的比赛方案,大家经常谈到特征工程和模型融合,模型融合部分常用的策略是votingaveraging/weight,而且不同模型的weight是根据线上成绩手动得到。其实这个weight是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得到的,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建模。今天复盘IJCAI-2017口碑商家流量预测大赛,对融合的理论做了进一步思考,同时分析了blending和stacking之间的关系,开了stacking和神经网络的脑洞。

模型融合要求模型之间精度相近,模型之间差异性大。在模型融合的时候,经常面临的一种场景是队伍中单独训练了三个不同的模型,例如SVM, XGBoost, RandomForest,每个模型都会在测试集上得到一个结果,这个时候可以给每个模型的预测加一个权重,并且使得权重之和为1。

问题是如何选择权重?很多比赛选手根据线上成绩反馈手动设置,本博客讨论机器学习的方式获得权重。

下图是线性Blending的示意图。

Linear Blending

假设数据集分割如下:

Split Data

利用训练集和验证集1分别训练三个模型A,B,C。在这种划分中,固定了训练集/验证集,当然可以采用CV进行模型选择和参数训练。使用训练好的三个模型分别预测验证集2,得到预测结果。假设验证集2的样本数目为N,预测后可以得到一个Nx3的矩阵,为了得到每个模型的预测权重,可以将该矩阵作为训练样本,验证集2的真实标签作为label/target, 采用线性回归进行参数学习。

模型是不是很简单?这样是否合理?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的特征系数(模型参数)表明了该特征对结果的贡献(重要性)。得到系数之后,预测阶段的操作很显然,每个模型单独预测测试集,然后按照上一步学习到的特征系数给每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加权,求和之后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

假设三个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同,则三个系数都为1/3,也就是三个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值。这里的平均值是在模型预测结果相同的前提假设下成立的。在模型预测结果差异性大的前提下,摘要提到的averaging,理论上效果不好,而在此前提下,线性回归能够自动调节系数,可以得到更加合理,解释性更强的结果。

很显然,Linear Blending也有缺点,那就是增加了一次训练过程,在第二层的训练过程中,如果模型相对简单,比如说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训练代价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使用比较复杂的模型,则会引入新的学习参数,增加新的调参负荷。但是结合实际情况,在我看来,选择LR模型应该可以了,因为通常情况下,既然做模型融合,单个模型的结果应该已经很不错了,也就是满足预测结果差异性小的前提假设,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对模型预测权重进行微调。

从上述描述过程中,提到了”层”的概念。通常认为单模型训练为第一层训练过程,将第一层训练得到的模型预测结果作为训练样本,也就是输入,训练线性回归模型,称为第二层训练过程。对于Linear Blending,线性回归模型的表达式清晰且模型解释性很好。

怎么样,个人以为,Linear Blending已经可以在比赛中使用了。

下面再看一个看似比较复杂的融合方式,称为Any Blending,或者说Stacking,或者说堆栈泛化(可能此处学术概念不太准确)。

Any Blending

上图也是一个两层训练融合方式。对模型A,假设对训练集进行4折划分,这样遍历完整个数据集(一个Epoch),会得到四个子模型,可以记做A0, A1, A2, A3, 为啥?每个子模型的输入训练数据不同。每个子模型单独预测测试集合,最后对四个子模型的预测结果求平均得到一个列表记为PA,同时合并每个子模型对剩下一折的样本的预测结果。合并的意义是把每个预测结果放入一个列表,记为FoldPA,列表的长度和原始训练集的长度就一样了。假设训练数据样本个数为N,测试数据样本个数为M,则FoldPA的shape为(N,1),PA的shape为(M,1)。

对模型B和C同理可以得到PB,PC,FoldPB,FoldPC。

精彩的来了,来到第二层训练。

合并FoldPA, FoldPB, FoldPC,得到训练集合。合并PA, PB, PC得到测试集合。也就是模型D的训练数据的shape为(N,3), 测试数据的shape为(M,3)。训练好的模型D直接预测测试数据。是不是觉得和Linear Blending类似呢?

假设对训练数据集分成2折,模型D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就是Linear Blending了。其实Any Blending是对Linear Blending的扩展,个人认为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扩展,第一是对数据集的划分上,采用多折划分,可以有效防止overfitting,另一个方面是从第二层训练模型的选择和使用上。

在Linear Blending中,当我们采用线性回归模型的时候,获得了可解释的模型参数,也就是每个模型预测结果的贡献。但是如果模型D的选择在解释性上并不太好呢?我们或许不需要得到模型D对测试集预测结果的清晰的数学描述,直接将PA,PB,PC合并而成的测试样本喂给模型D就可以了。模型D本来就是特征和label/target的映射关系的表达,何必在意这种映射关系具体是怎样的呢?类比线性回归和多层神经网络在模型可解释性上的差异。

这种找到方法之间本质联系的感觉是不是特别棒?嗯,让我们继续开开脑洞,不保证下述所谈内容的正确性,需要实验结果支撑。

这个东西是不是和多层神经网络类似呢?从第一层来看,可以通过加模型来扩展神经网络层的宽度。深度的扩展当然是加层,上文中谈到的Any Blending才仅仅2层,可能的一种扩展为3层的方式如下。第一层用四个模型,第二层训练的时候分别训练两个模型,其中第一个模型使用第一层的前两个模型的预测结果,第二个模型使用后两个模型的预测结果。对第二层的训练数据进行多折划分,可以在第三层训练一个模型。其实当想到对第二层的训练数据进行划分的时候,这个多层训练的结构已经可以扩展下去了。和神经网络模型相比,该模型需要每次得到前一层的结果才可以进行下去,而神经网络模型利用BP算法更新参数。由于ensemble多个模型,每个模型的复杂度都很高,这种方式有利于local方式分模块调参,而神经网络模型其实是一个广义递归线性模型,适合global方式的参数更新。

……嗯,还有很多,停止YY。